以前做艾灸,全靠人手動操作,這里面的門道可多了,麻煩也不少。就說找穴位吧,中醫(yī)的穴位講究寸和分,哪怕差一點點,效果可能就差老遠。有些老技師經(jīng)驗足,摸一摸、按一按能找準,但要是遇上新手,或者技師當天狀態(tài)不好,手稍微抖一下,穴位就偏了。還有溫度的問題,艾條燒著的時候,火苗忽大忽小,離皮膚近了能燙得人一激靈,遠了又跟沒灸一樣,全憑手上的感覺調距離,哪能次次都那么準。
我奶奶以前就特愛做艾灸,說能治老寒腿??擅看稳ヰB(yǎng)生館都得跟技師囑咐半天,讓再離遠點,說太燙;又讓再近點,說沒感覺。有時候遇上手腳重的技師,腿上還能留下個小水泡,疼好幾天。而且做一次艾灸得等技師有空,遇上人多的時候,排一兩個小時隊是常事,老人家站不住,只能在旁邊坐著等,想想都覺得折騰。
不過現(xiàn)在不一樣了,有了智能艾灸機器人,這些麻煩事基本都解決了。你別以為這機器人長得冷冰冰的,其實可貼心了。它身上帶著好幾個小傳感器,就跟長了眼睛和手似的。你往治療床上一躺,它先在你身上掃一遍,不到一分鐘就能找準穴位,誤差連一毫米都不到,比老技師用手摸得還準。
更厲害的是溫度控制。機器人里面有個小裝置,能實時盯著艾條的溫度,就像有個隱形的溫度計一直測著。要是溫度高了,它就自動把艾條往遠挪一點;溫度低了,又悄悄挪近些,始終保持在讓人舒服的熱度。我鄰居張阿姨前段時間體驗過一次,說感覺暖暖的,不燙也不涼,就像有人在旁邊盯著調似的,特別省心。
而且這機器人不用等,什么時候想去做,預約一下就能用。醫(yī)院里放幾臺這樣的機器人,患者來了就能做治療,不用再排老長的隊。家里條件好的,還能買臺小型的放家里,自己在家就能操作,對著說明書按幾下,機器人就乖乖開始工作,再也不用麻煩家人陪著去養(yǎng)生館了。
以前總有人說,中醫(yī)理療太依賴人,換個技師效果就不一樣。但有了這智能機器人,不管誰用,只要輸入相同的參數(shù),治療效果都差不多,就像給艾灸治療定了個標準。這樣一來,不光患者放心,連醫(yī)生都覺得方便,不用再反復叮囑技師注意這注意那了。
現(xiàn)在小區(qū)里的養(yǎng)生館也都開始換機器人了,以前那種煙霧繚繞、全靠人工忙前忙后的場面少多了。機器人工作的時候煙也少,因為它有專門的排煙裝置,做完艾灸身上也不會有股子煙味。好多年輕人也開始愿意嘗試了,說以前覺得艾灸老氣,現(xiàn)在用機器人做,感覺挺時尚的,還舒服。
說到底,這智能艾灸機器人不是要取代傳統(tǒng)艾灸,而是給傳統(tǒng)療法加了層科技 buff。既保留了艾灸的好處,又解決了人工操作的麻煩,讓這種老祖宗傳下來的養(yǎng)生方法,能跟上現(xiàn)在人的生活節(jié)奏。說不定再過幾年,還會有更先進的機器人,不光能做艾灸,還能結合推拿、拔罐,那時候中醫(yī)理療可就更方便啦。